韵书
𥰙 𠠍 𢤂 𠻗 𣮉 𦃇 𩧋 𥌛 𩌃 𢾁 𨵈 𩇯 𤪌 𧡺 鬿 𧰙 𪘫 𤇴 𢓡 㺿 𧋘 𥉘 𧡨 𦉈 𨛬 𡖂 𦝢 𢜽 𧢦 𧝋

去声作阳平声

𥝈 𥳊 𦒎 𨘇 𢈶 𢖫 羿 𥰰 𩊒 丿 𤤺 𢘽 𡢖 𢢞 𢰂 𧫚 𩪧 𩍘 𤹝 𣖾 𥉆 𥉻 𩥉 𤫝 𨿠 𢄢 𩏚 𠭥 𢴨 𥄔 浿 𣨶
繁体或异体字:
拼音:lí  韵部:支、齐

〈名〉
  • 深黑色的马
    • 骊,马深黑色。从马,丽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• 有骊有黄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駉》
    • 戎事乘骊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    • 盗骊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
    • 四骊济济,垂辔沵沵。——《诗·齐风·载驱》
  • 又如:骊歌(告别的歌。“骊驹之歌”的简称);骊驹(纯黑色的马;逸“诗”篇名);骊黄(黑马和黄马)
  • 山名。骊山 。又名蓝田山。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。古代骊戎居此,故名骊山。如:骊山会(西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,于骊山举烽火戏诸侯,失信天下而导致大乱);骊山老母(骊山之姥。神话中的女仙)
  • 古邑名 。在今陕西省临潼县。周初骊戎所居,秦置骊邑。北宋时改称临潼
〈形〉
  • 黑色
  • 又如:骊马(黑色的马;齐驱并驾的马);骊龙(古代传说中颔下有珠的黑龙);骊珠(宝珠。传说出于骊龙颔下);骊驹(黑色的小马)
〈副〉
  • 通“丽”。附丽;并列,用两匹马驾车
  • 又如:骊驾(车马并排而行);骊马(齐驱并驾的马)